《原则》--个人生活与工作的原则
《原则》一书的作者瑞,达利欧,作为桥水基金的掌门人,被称为投资界的乔布斯。《原则》这本书讲到了工作原则和生活原则两个部分,通篇读下来,把对自己有用的点子做了下整理,当成自己的原则。
另外本书的一大特色是金句频出,随便找几句话都可以当成座右铭,难怪达利欧被人称作“金句王”。
# 1.重视决策的过程
决策是影响我们个人生活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把日常遇到的各种情况分为不同的类型,并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原则,就可以更快更好的作出决策。
做好决策的几个关键因素:
(1) 保持头脑开放,承认自己知道的东西非常有限,总是要假定自己没有看到问题的全部。
(2) 思考自己是怎么做的每次决策,把规则沉淀下来。
(3) 在任何决策前,让自己停下来多想想,让理智脑战胜情绪脑。
# 2.不要害怕失败,把错误看作学习和改进的机会
即使是桥水这样伟大的公司,也是不断的面临尝试,失败,分析原因,改善做法和再次尝试这样的循环。普通人一生也不应该担心失败,而是把它当成改进的机会。
(1) 因为错误总是免不了的,所以不要隐藏错误,这将导致更大、代价更高的错误。
(2) 错误日志是桥水的第一管理工具。 日常工作中,学会复盘反思自己的不足,是个人成长很重要的一个工具。
(3) 当你感受到痛苦时,就是你可能取得进步的信号了。
(4) 工作中也要营造一种让人敢于犯错的氛围,这样才能不断的中犯错中改进。
# 3.不要对所有人等同视之,要合理对待、有所区别
在公司里有各种各样的人,一旦你同等对待的话就自找麻烦,因为当你对所有人等同视之,就会让彼此都感到不满,尤其与上司和下属的关系,让你感到里外不是人,从而产生许多人际关系上的焦虑。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背景和价值观,还有在公司里的职位和角色也不一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对待、有所区别。
# 4.人与人之间大不相同
人与人之间大不相同,因此一定要保持心态的开放,学习通过他人的视角看待事物,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别人的处境,也更好的理解别人是怎么形成自己看问题方式的。
在没有真正通过别人的视角看待事物之前就对别人下判断,会妨碍对他们所处环境的理解,而且这样做很不明智。要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始终愿意去理解那些看问题与你不一样的人是怎么形成他们看问题的方式的。
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大不相同,因此产生冲突和争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当你觉得别人非常离谱时,别人也觉得你离谱。所以不要在乎别人的结论,而是重视他的推理过程。
# 5.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
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两部分——层次较高的逻辑部分与层次较低的情绪部分。称此为“两个你”。它们会争夺对于一个人的控制权。管理这一冲突的方式,是我们行为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大脑的逻辑部分可以轻易理解了解自身弱点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是克服弱点的第一步),但大脑的情绪部分通常讨厌这么做。
低层次的大脑区域会简单化地处理事物,做出本能的反应。这些区域渴望赞誉,把批评视为一种攻击,尽管大脑更高级的部分能够理解,建设性的批评对你有利。这些区域使你产生戒备心理,尤其是在涉及对你的完美性进行评价的时候。
除了自我意识障碍之外,所有人还都有思维盲点,即你的思维方式有时会阻碍你准确看待事物。
如果你跟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就不会明白其他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也不善于探求其他人的想法,因为你一心只想着告诉对方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要训练自己的大脑,以反直觉的方式去思考。
# 6.人生在于努力奋斗而不是实现目标
成功的满足感并不来自实现目标,而是来自努力奋斗。
想象一下你的目标突然实现了:一开始你会感到快乐,但不会很久,你将很快发现,你需要为另一些东西而奋斗。
完美是不存在的,进化是永恒的。
但是在努力奋斗之余,也要及时的看淡最终的成功。每个个体渺小,短命的不可思议。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其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地球只是银河系约1000亿颗行星中的一个,而全宇宙有约2万亿个星系。人的寿命只是人类历史的约3000分之一,而人类历史又只是地球历史的2万分之一。换言之,我们渺小、短命得不可思议,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其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
# 7.正视自己的弱点
步入新境界的三个基本点
1.找到,接受,并学会应对自己的弱点
2.更喜欢周围的人对自己坦诚,而不是隐瞒对自己的负面看法
3.展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强行把弱点伪装成优势。
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自己的缺点,这样解放自己,帮助自己更好的应对缺点。不要为自己的缺点感到羞愧,要明白任何人都有缺点。把缺点摆上桌面将帮助你戒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获得真正的能力,拥有充足的理由保持乐观。
# 8.保持头脑开放
不要惧怕自己的观点被挑战,而是要好奇,对方挑战的点是什么。头脑封闭的人不喜欢看到自己的观点被挑战。他们通常会因无法说服对方而感到沮丧,而不是好奇对方为何看法不同。
当自己被挑战时,花一点时间思考自己是不是错了。只要你能保持头脑开放,就更愿意去了解为什么分歧会出现。
让自己保持头脑开放的练习方式,当自己被挑战出现恼怒或者想发脾气的时候,这就是自己头脑封闭的迹象,以此为信号,引导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让“更高层次的你”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每当出现这些情绪时,你都需要注意,这些都是头脑封闭的迹象。意识到这些迹象后,你就可以将其作为线索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引导自己走向头脑开放。
# 9.克制情绪脑
情绪和理性思考是大脑两个不同区域控制的,因此他们的斗争也是最经常发生的。情绪主要是由潜意识性的杏仁核控制的,而理性思考主要是由意识性的前额皮层控制的。
知道了“杏仁核绑架”是怎么回事,你就会懂得,如果你放任自己做出本能反应的话,你就很可能会反应过度。你也可以安慰自己,因为你已经知道,你经历的任何精神痛苦不久后都会自动消失。
个人进步最大的驱动力之一,经常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自己被情绪脑所控制。只要频繁反复练习,几乎可以养成任何习惯,产生自控力。好习惯让你实现“较高层次的自我”的愿望,而坏习惯是由“较低层次的自我”控制的,阻碍前者的实现。
# 10.如果不想当面议论别人,背地里也不要说,要批评就当面批评
问题和分歧不应该被掩盖,而应该公开妥善的去处理掉。因此对同事有意见时,不要背地议论,而是当面说出来。背后说人坏话有消极的效果,是非常缺乏诚信的行为,不会产生任何有益的改变,只能对当事人和整个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其恶劣程度仅次于撒谎。
# 11.关于管理
出色的管理者要重视协调,而非亲力亲为。就像乐队的指挥,他们并不演奏某个乐器,却能指挥整个乐队演奏精彩的乐章。管理者应把自己陷入细枝末节作为危险的信号。
管理者要操心的是尽可能作出最佳决策,因为不管你做什么,总有人说有些事情你做的不对,因为人的本性就是如此。希望别人相信他们的观点,如果你不信,他们就会生气,即便他们自己也没有理由相信自己就是正确的。